文章

顯示從 2月, 2023 起發佈的文章

鴨脷洲學洪聖文化

圖片
【明報專訊】隨着防疫措施陸續放寬,停辦了3年的「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再度舉行,由鴨脷洲街坊同慶公社主辨,當中保留了地方特色信仰文化,以及傳統的節慶活動,包括接神儀式、放水燈祈福、傳統龍舟拜廟、賀誕會景巡遊、賀誕神功戲等,目的是祈求洪聖爺保佑風調雨順、居民平安,家長不妨帶小朋友到場了解這項逾百年歷史的文化活動! ■鴨脷洲洪聖傳統文化節2023 日期:即日至3月6日 地點:鴨脷洲洪聖古廟、鴨脷洲洪聖廣場、鴨脷洲海濱公園、鴨脷洲街道、鴨脷洲公園球場 網址: bit.ly/3IML3xU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438期]

人道之光:傳承人道精神

圖片
【明報專訊】談起人道精神,相信大家不期然會想起近期在土耳其、敘利亞地震災區,在瓦礫堆中拯救災民,來自世界各地的拯救隊。其實任何人都可以發揮人道精神,都可以在世界每個角落,為身處困境的人,點起人道之光。像教師陳易楊,傳授學術知識之餘,還身體力行,帶領學生走出課室,在本港至海外,關懷弱勢社群的需要,傳承人道工作。 文︰沈雅詩 「一班站在戰地前線,努力照顧傷困的醫護人員,固然值得尊重,但其實各行各業,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實踐『保護生命、關懷傷困、維護尊嚴』的人道元素。」陳易楊以前輩「五個小孩的校長」呂麗紅為例,「當年呂校長願意僅僅領取4500元的薪酬,她都是在保護、幫助一班很有需要的小朋友,這也是人道工作」。 尖子立志執教鞭服務人 年輕的陳易楊,才30出頭,卻有20年投身社會服務的經驗,「我的母校是英華書院,校訓是『篤信善行』,學校很鼓勵學生做服務,當時我就加入了Interact Club(扶輪少年服務團),也是學生會會長;升上大學,亦擔任無國界義工。到踏足社會做教師,慶幸可以服務何明華會督銀禧中學(下稱銀禧),這間學校以『非以役人、乃役於人』作校訓,同樣是以『服務』為立校基石,因此我覺得我的人生,一直走來,都是被這種服務精神潛移默化,也希望可以把這種精神,帶給我的學生」。 做教師一直是陳易楊的志願,貴為高考尖子的他,當年拿着成績單接受傳媒訪問時,便立志他日執教鞭必抱「身教言教,教書教人」的原則,「我想,我受恩師熊太影響很深。熊太是我的歷史科老師,她在我最有需要的時候,一直陪伴着我,在我最艱難的日子,是她令我重新振作起來。畢業後,我第一份教職,是在母校,當時熊太是我的科主任,所以可以說,由中學到現在,她都一直帶着我,是她令我知道,當一個好教師,應該是怎樣的」。 帶學生訪孤兒院貧民窟 如今夢想達成,陳易楊亦信守承諾,教書之餘,同時藉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主任的身分,以及服務學習和遊學團統籌的角色,帶領學生認識世界,關懷傷困,「每個星期六,銀禧都會派出同學們,伙拍我有分創辦的『童夢同行』,一起替一班有聽障的小學生義務補習,我也跟不同的社福機構合作,定期帶學生去探訪各區的露宿者、派發物資;至於服務學習團,我帶同學探訪過柬埔寨的孤兒院、越南貧民窟,也一起到過台灣的安養院做義工」。 不過,說到令陳易楊思緒翻騰,甚至成為他義務工作的轉捩點,就不得不提2019年的柬埔寨之旅。那年暑假,他

大坑歷史建築,看火龍誕生故事

圖片
【明報專訊】煙香繚繞,火光閃爍,插上萬支線香的火龍在舞動,睽違3年的大坑舞火龍,在去年底曾在中環大館重現,但如果想了解更多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然要回到火龍出生地大坑。 縮小版龍頭賞紮作工藝 樓高3層的大坑火龍文化館於去年底正式開放予公眾參觀,由三級歷史建築「孔聖義學」活化而成,地下展館以數碼科技設備及投影技術,介紹火龍背後的文化歷史及紮作工藝、大坑客家文化,以及建築物本身的歷史和保育過程。展中還有一個縮小約一半的龍頭,製作火龍的物料如珍珠草、榕樹氣根及香支,讓參觀者看清整個龍頭及箇中工藝。另有由舞火龍健兒親手製作的舞火龍表演模型,維肖維妙。 大坑火龍文化館常務副理事長羅詠詩指,大坑舞火龍是全港首個擁有自己展館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雖說展館面積較小,但地點完美,特別是建築物「孔聖義學」與大坑有段不解之緣。「孔聖義學為失學兒童提供免費教育,但在日佔時期被摧毁,當時的大坑坊眾福利會理事長,即『中國球王』李惠堂在大坑集資原址重建,與整個大坑社群很有淵源。」她指當時捐款只是1、2元,又或捐贈地板等物資,但這種群策群力與舞火龍的團結精神如出一轍。 梅菜扣肉啖啖客家傳統滋味 了解過舞火龍文化後,可順道於1樓的社企餐廳「客廳」用膳。餐廳將傳統客家元素融入於佈置和餐飲中,如梅菜扣肉、東江煎釀豆腐、香煎家鄉蓮藕餅、客家鹹菜燜豬肉等。牆壁上的相片則展現大坑歷史面貌,包括遠至1868年的客家村,記錄今昔演變。2樓的多功能活動空間用於舉辦不同藝術活動、工作坊、講座,例如曾舉辦的「中秋茶粿薈」,充滿客家鄉情和味道,藉此推廣客家文化。展館設有免費公眾導賞團,可以探知更多建築物或火龍背後的小故事。 ■大坑火龍文化館 地址︰銅鑼灣大坑書館街12號 查詢︰3513 7772

沙頭角客家村回流村民冀復村務農

圖片
【明報專訊】谷埔建村至今300多年,最初見於清康熙27年(1688年)的《新安懸志》,當時名為「谷步村」,顯示已有人聚居;後來村民於18世紀圍海造田,令當地增加了200多萬平方呎的農地,搖身一變成為沙頭角的樞紐。谷埔村長楊玉峰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高峰期谷埔有220戶,逾2000名村民;之後因興建船灣淡水湖,令谷埔水源乾旱,務農困難,村民陸續移民或外出市區打工,包括去年從英國回流的楊錦春,他表示得知中大推行鄉郊保育項目,認為復村有望,希望長遠復修其他失修村屋,令村民可回村務農。 憶60年代逾2000村民 船灣淡水湖建成後水源乾旱 楊錦春憶述小時生活的五肚村屋前是大片梯田,「村兩邊都有河流經過,有水到的是濕田,種植稻米;村屋對出的梯田是乾田,叫輋地,可以種果樹、番薯、粟米」。楊錦春家中有7兄弟姊妹,每次父親到沙頭角墟,他都會爭取隨行,因為可以趁墟,出售農作物賺錢,亦會賣乾草予漁民當燃料。 楊錦春說在谷埔長大,在村內的啟才小學讀書,到升中到市區居住,但不時仍會回村,直至20多歲才移居英國,故對谷埔有深厚感情。他又指五肚村屋附近有一個隱世小瀑布,昔日夏季村中的小朋友都會齊集瀑布下的水池游水,「夏天除咗衫就咁跳落水,鬥快游到瀑布底,再鬥快爬上瀑布頂」,當年池底更有魚蝦。 楊錦春去年中返港,發現他小時居住的村屋已倒塌,旁邊的楊屋當時正在復修,他說,若日後五肚得以復村,希望亦可復修他的村屋,讓他在五肚務農,他返港後不時回村,為五肚的荒廢梯田除草,並已種下數棵果樹。 復村悲觀 「年輕一代未必願回鄉」 楊玉峰表示,谷埔於1960年代高峰期有2000多名村民,是沙頭角區的交通樞紐,荔枝窩、鎖羅盤、烏蚊騰到沙頭角,中途都會經過谷埔,再由當地碼頭乘船到對岸的東和墟,昔日谷埔雖然是沙頭角十約之外的村落,但有一定影響力,與區內鄉村關係密切。不過楊玉峰對復村感悲觀,即使有村民回流,但年輕一代非在谷埔長大,未必願意回鄉生活,加上交通不便,要回復昔日光輝已不可能,或許要轉型配合時代變遷。 (城市保育) * 沙頭角客家排屋

沙頭角客家排屋

圖片
【明報專訊】香港經歷多次移民潮,人口流動的背後帶着時代烙印。中大建築學院研究發現,位於偏遠沙頭角海東南面,擁有300多年歷史的客家聚落谷埔,過去近百年至少出現兩次移民潮,分別於上世紀初淘金熱及60年代,後者更令那裏的人口由高峰期的2000多一直下滑,最後整條村人去樓空。當地村屋的建築風格亦隨時代演變,由傳統客家排屋,至上世紀初帶歐陸色彩的大宅,到後來逐步走向混凝土建造,一層變成兩層,不但見證了村內人口流動,亦反映了沙頭角區內其他客家聚落歷史的演變及興衰。 明報記者 馬耀森 中大建築學院獲鄉郊保育資助計劃撥款300萬元,在谷埔推行名為「遊谷探埔」的鄉郊保育項目,首階段主要復修五肚村屋作為考察基地,讓不同學科的研究人員、義工與回流的村民互動,為日後研究可持續復育鄉村打下基礎。復修村屋亦成為凝聚村民的聚腳點,有早年移居英國的村民去年回港,希望復修已破落的村屋,長遠回到鄉村裏務農,享受退休生活(見另稿)。 中大教研基地 下階段推保育活動 中大建築學院副教授鍾宏亮表示,五肚的村屋已於上月完成復修,建築學院、人類學系、生物科學學院、地理及資源管理學系對谷埔的研究亦已有初步結果,由本月18日起會於完成復修的村屋舉行展覽,並安排村民當導賞員,為到訪市民即場講解及分享昔日活動的點滴。他又指復修村屋是復村第一步,下階段計劃舉辦生態文化徑及低碳綠色生活及文化體驗等活動,希望日後谷埔繼茘枝窩後有潛力成為另一鄉郊復育基地。 移民匯款回鄉建屋 集客家西方建築技術 鍾宏亮表示,谷埔發展數百年,由最初老圍擴展至多條鄉村,包括早年興建的排屋,仍保留傳統的客家圍屋風格,例如以青磚夯土牆建造的三合院,入口有天井,屋頂以灰瓦鋪砌;至上世紀30年代興建的村屋,風格明顯轉變,當中3間獨立的大宅,即田心的何氏、李氏及楊氏,都是1930年代由在美國的村民匯款回鄉興建的混合式大宅,鍾指這些大宅沒有天井,屋頂前方由斜頂變成平頂,可用來晾曬衣物或農作物,後方斜頂內的空間用作儲藏,至今還保存了不少農具,體現了谷埔歷史悠久的農業歷史。 至於今次復修的五肚楊屋,則是區內第二次移民潮期間,前往英國打工的楊氏夫婦在1960年代後期修建,該村屋由原來一層變成兩層,不過仍保留了灰瓦鋪砌的屋頂。谷埔村屋建築風格隨時代演變,亦見證了整個沙頭角地區的遷徙,後期村屋的建築風格混合了客家夯土技術、西方折衷主義與現代建築材料。 事實上,研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