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頭角客家村回流村民冀復村務農

【明報專訊】谷埔建村至今300多年,最初見於清康熙27年(1688年)的《新安懸志》,當時名為「谷步村」,顯示已有人聚居;後來村民於18世紀圍海造田,令當地增加了200多萬平方呎的農地,搖身一變成為沙頭角的樞紐。谷埔村長楊玉峰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高峰期谷埔有220戶,逾2000名村民;之後因興建船灣淡水湖,令谷埔水源乾旱,務農困難,村民陸續移民或外出市區打工,包括去年從英國回流的楊錦春,他表示得知中大推行鄉郊保育項目,認為復村有望,希望長遠復修其他失修村屋,令村民可回村務農。

憶60年代逾2000村民

船灣淡水湖建成後水源乾旱

楊錦春憶述小時生活的五肚村屋前是大片梯田,「村兩邊都有河流經過,有水到的是濕田,種植稻米;村屋對出的梯田是乾田,叫輋地,可以種果樹、番薯、粟米」。楊錦春家中有7兄弟姊妹,每次父親到沙頭角墟,他都會爭取隨行,因為可以趁墟,出售農作物賺錢,亦會賣乾草予漁民當燃料。

楊錦春說在谷埔長大,在村內的啟才小學讀書,到升中到市區居住,但不時仍會回村,直至20多歲才移居英國,故對谷埔有深厚感情。他又指五肚村屋附近有一個隱世小瀑布,昔日夏季村中的小朋友都會齊集瀑布下的水池游水,「夏天除咗衫就咁跳落水,鬥快游到瀑布底,再鬥快爬上瀑布頂」,當年池底更有魚蝦。

楊錦春去年中返港,發現他小時居住的村屋已倒塌,旁邊的楊屋當時正在復修,他說,若日後五肚得以復村,希望亦可復修他的村屋,讓他在五肚務農,他返港後不時回村,為五肚的荒廢梯田除草,並已種下數棵果樹。

復村悲觀 「年輕一代未必願回鄉」

楊玉峰表示,谷埔於1960年代高峰期有2000多名村民,是沙頭角區的交通樞紐,荔枝窩、鎖羅盤、烏蚊騰到沙頭角,中途都會經過谷埔,再由當地碼頭乘船到對岸的東和墟,昔日谷埔雖然是沙頭角十約之外的村落,但有一定影響力,與區內鄉村關係密切。不過楊玉峰對復村感悲觀,即使有村民回流,但年輕一代非在谷埔長大,未必願意回鄉生活,加上交通不便,要回復昔日光輝已不可能,或許要轉型配合時代變遷。

(城市保育)

*沙頭角客家排屋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汪精衛跪像「暫消失」

朱銘,《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