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坑歷史建築,看火龍誕生故事

【明報專訊】煙香繚繞,火光閃爍,插上萬支線香的火龍在舞動,睽違3年的大坑舞火龍,在去年底曾在中環大館重現,但如果想了解更多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當然要回到火龍出生地大坑。

縮小版龍頭賞紮作工藝

樓高3層的大坑火龍文化館於去年底正式開放予公眾參觀,由三級歷史建築「孔聖義學」活化而成,地下展館以數碼科技設備及投影技術,介紹火龍背後的文化歷史及紮作工藝、大坑客家文化,以及建築物本身的歷史和保育過程。展中還有一個縮小約一半的龍頭,製作火龍的物料如珍珠草、榕樹氣根及香支,讓參觀者看清整個龍頭及箇中工藝。另有由舞火龍健兒親手製作的舞火龍表演模型,維肖維妙。

大坑火龍文化館常務副理事長羅詠詩指,大坑舞火龍是全港首個擁有自己展館的國家級非遺項目,雖說展館面積較小,但地點完美,特別是建築物「孔聖義學」與大坑有段不解之緣。「孔聖義學為失學兒童提供免費教育,但在日佔時期被摧毁,當時的大坑坊眾福利會理事長,即『中國球王』李惠堂在大坑集資原址重建,與整個大坑社群很有淵源。」她指當時捐款只是1、2元,又或捐贈地板等物資,但這種群策群力與舞火龍的團結精神如出一轍。

梅菜扣肉啖啖客家傳統滋味

了解過舞火龍文化後,可順道於1樓的社企餐廳「客廳」用膳。餐廳將傳統客家元素融入於佈置和餐飲中,如梅菜扣肉、東江煎釀豆腐、香煎家鄉蓮藕餅、客家鹹菜燜豬肉等。牆壁上的相片則展現大坑歷史面貌,包括遠至1868年的客家村,記錄今昔演變。2樓的多功能活動空間用於舉辦不同藝術活動、工作坊、講座,例如曾舉辦的「中秋茶粿薈」,充滿客家鄉情和味道,藉此推廣客家文化。展館設有免費公眾導賞團,可以探知更多建築物或火龍背後的小故事。

■大坑火龍文化館

地址︰銅鑼灣大坑書館街12號

查詢︰3513 7772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汪精衛跪像「暫消失」

朱銘,《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