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4月, 2023 起發佈的文章

著名,去蕪存菁中化蝶

圖片
【明報專訊】台灣雕塑大師朱銘日前與世長辭,為世人留下一尊尊精雕細刻的作品,包括港人熟悉的中大《仲門》、交易廣場平台上的《太極》。旁人為他數算成就,由民間木雕師傅到登上國際殿堂的當代雕塑家,他只在乎於藝術和修行中尋找自我,憑藉手藝記錄一生中的蛻變。 廟宇木刻繪畫奠基礎 2006年5月,現任中大藝術系副教授何兆基與當時香港藝術學院的同事前往台灣,一行12人拜訪朱銘位處南投深山的工作室。「去到的時候他正在工作,做到隻手污糟邋遢。那個感覺是很強烈的。」何兆基回來後寫下文章,形容年近七十的朱銘精神飽滿,一身粗衣工作服,手上還有剛工作完留下的油彩。「一個當時已在國際藝壇非常之重要的藝術家,但是你仍看到他好像一個很謙卑的工人。」何聽着這位大師娓娓道來一個有關蛻變的比喻:毛毛蟲與蝴蝶外觀完全不同,看不出是同一種生命,只是毛毛蟲自己是知道的。朱銘的一生經歷自覺的「學」與「丟」,丟棄工藝性和恩師的影子之後,最終「蛻變」成自己最理想的藝術境界。 朱銘生於台灣苗栗,自15歲起師從雕刻師傅李金川,學習傳統廟宇的木刻及繪畫,奠定雕刻基礎。惟他不甘於只製作工藝品,更想追求藝術境界,於是在30歲時拜雕塑家楊英風為師。到底工藝品與藝術品有什麼分別?何兆基認為兩者對物料的處理及技術都是共通,對比朱銘在工匠時期與後期的作品,所運用的基礎技巧並無大分別。差異在於藝術家強調透過作品呈現概念,「不是純粹為了滿足一個顧客對他的要求,(例如)有一間寺廟叫他做一個佛像。他不是純粹滿足實際需要,而是想藉着這個作品,有更多自己意念的表達 」。 鄉土、太極、人間 朱銘的藝術創作主要分為3個階段:鄉土系列、太極系列和人間系列。何兆基指出每個時期都有明確風格,「欣賞朱銘的作品是應該了解他的主題,他怎樣由不同的物料、不同的造型去發揮那個主題」。朱銘早期的鄉土系列作品較為具象,以民間生活為題材。其一代表作是木雕作品《同心協力》,只見水牛奮力拉着牛車,農夫從旁合力推進。朱銘美術館形容此作刻劃朱銘最熟悉的農村景物,呼應鄉土文化風潮。另一木雕作品《玩沙的女孩》是1961年製成,呈現他新婚妻子蹲在苗栗縣通霄海灘上玩沙的情景,細膩又浪漫,亦是該時期的具象雕塑。 上網搜尋朱銘的資料,會留意到不少人稱呼他為台灣鄉土運動的象徵人物之一。1970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並陸續與多國斷交。在此歷史背景加上全球化的影響下,台灣藝術界掀起鄉土運動,盼透過

孫中山與香港

圖片
1 簡介 2 評價 3 革命 4 紅顏知己 * 孫中山與基督教信仰

孫中山與基督教信仰

圖片
1 倫敦蒙難:祈禱 2 推翻滿清政府 3 革命當未成功 * 孫中山與香港

未完的五四:與歷史對話——陳平原專訪

圖片
【明報專訊】談到五四精神,很容易會想起德先生(Democracy)和賽先生(Science),還有愛國和進步。但其實五四新文化運動並不單一,不同聲音碰撞與交疊,交織出眾聲喧嘩、生氣淋漓的時代樂章。下月是五四運動104年紀念,我們邀請到北京大學的陳平原教授談談五四的話題。陳教授即將推出的《未完的五四:歷史現場和思想對話》,是《作為一種思想操練的五四》的增訂版,補入七篇文章,重新組合。標題的「未完」,有未完成、未完美、未完結、未完待續等寄意,通過觸摸「歷史的五四」,讓我們再次進入這場豐富多樣、持續進行的「思想的五四」對話中。   答:陳平原教授,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問:丘庭傑博士,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師 我的五四之路 問:陳老師的研究遍佈不同領域,面向眾多,從小說敘事模式、學術史、老北大校史、畫報研究,到演說史、散文史、俗文化研究等。不同面向之間有一個主旋律,就是與五四對話。為何五四一代特別吸引?跟老師的學習經歷有關嗎? 答:這跟生活經驗和當初選擇的專業途徑有關係。我是77級大學生,是改革開放以後第一批的大學生。我們當年進入大學校園的時候,正值中國改革開放。那時候的風氣就和五四時代很相近,追求思想解放。所以,我們當初在大學校園裏面的思考和表達,努力的方向、追摹的目標,都跟五四那一代人有很多接近的地方。某種意義上,八十年代這一批成長起來的文化人、學者,以及各行各業的,相對來說,更容易跟五四時代的思路相近。按照胡適的說法,就是「研究問題」、「輸入學理」、「整理國故」與「再造文明」。正是處於開放的時代,又正值青春年紀,再加上我自己的專業因素,學習着近現代文學,自然更多與五四那一代人對話。 你剛才提到的許多著作,從各個方向開展,但都有同一個基點。例如關注通俗小說、散文史——我寫的散文史跟前人不同,是從五四那代人的思考出發,還有教育史、老北大的故事、圖像研究等,都是回應那個話題。如果以一個軸心來說,那麼晚清到五四這30年肯定是一個軸心,只是往各個方向拓展。 問:與五四長期對話,是一開始就決定,還是中間逐漸產生一種意識,要從文學過渡到人文學、思想研究? 答:應該是逐漸形成的。一開始是直覺的,在七、八十年代,我們跟五四那代人一樣,包括校園裏面辦雜誌、開展各種學術活動,還有各種呼應着整個社會改革開放的潮流。後來進入專業學習後,再逐步沿着學術路往上走,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