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去蕪存菁中化蝶
【明報專訊】台灣雕塑大師朱銘日前與世長辭,為世人留下一尊尊精雕細刻的作品,包括港人熟悉的中大《仲門》、交易廣場平台上的《太極》。旁人為他數算成就,由民間木雕師傅到登上國際殿堂的當代雕塑家,他只在乎於藝術和修行中尋找自我,憑藉手藝記錄一生中的蛻變。 廟宇木刻繪畫奠基礎 2006年5月,現任中大藝術系副教授何兆基與當時香港藝術學院的同事前往台灣,一行12人拜訪朱銘位處南投深山的工作室。「去到的時候他正在工作,做到隻手污糟邋遢。那個感覺是很強烈的。」何兆基回來後寫下文章,形容年近七十的朱銘精神飽滿,一身粗衣工作服,手上還有剛工作完留下的油彩。「一個當時已在國際藝壇非常之重要的藝術家,但是你仍看到他好像一個很謙卑的工人。」何聽着這位大師娓娓道來一個有關蛻變的比喻:毛毛蟲與蝴蝶外觀完全不同,看不出是同一種生命,只是毛毛蟲自己是知道的。朱銘的一生經歷自覺的「學」與「丟」,丟棄工藝性和恩師的影子之後,最終「蛻變」成自己最理想的藝術境界。 朱銘生於台灣苗栗,自15歲起師從雕刻師傅李金川,學習傳統廟宇的木刻及繪畫,奠定雕刻基礎。惟他不甘於只製作工藝品,更想追求藝術境界,於是在30歲時拜雕塑家楊英風為師。到底工藝品與藝術品有什麼分別?何兆基認為兩者對物料的處理及技術都是共通,對比朱銘在工匠時期與後期的作品,所運用的基礎技巧並無大分別。差異在於藝術家強調透過作品呈現概念,「不是純粹為了滿足一個顧客對他的要求,(例如)有一間寺廟叫他做一個佛像。他不是純粹滿足實際需要,而是想藉着這個作品,有更多自己意念的表達 」。 鄉土、太極、人間 朱銘的藝術創作主要分為3個階段:鄉土系列、太極系列和人間系列。何兆基指出每個時期都有明確風格,「欣賞朱銘的作品是應該了解他的主題,他怎樣由不同的物料、不同的造型去發揮那個主題」。朱銘早期的鄉土系列作品較為具象,以民間生活為題材。其一代表作是木雕作品《同心協力》,只見水牛奮力拉着牛車,農夫從旁合力推進。朱銘美術館形容此作刻劃朱銘最熟悉的農村景物,呼應鄉土文化風潮。另一木雕作品《玩沙的女孩》是1961年製成,呈現他新婚妻子蹲在苗栗縣通霄海灘上玩沙的情景,細膩又浪漫,亦是該時期的具象雕塑。 上網搜尋朱銘的資料,會留意到不少人稱呼他為台灣鄉土運動的象徵人物之一。1970年代,台灣退出聯合國,並陸續與多國斷交。在此歷史背景加上全球化的影響下,台灣藝術界掀起鄉土運動,盼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