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東西方視角下,愛國情懷的差異

圖片
【明報文章】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在香港特區政府推動下,社會各界都積極參與。這段期間看見市面上有不同慶祝活動與佈置,氣氛較往年更熱烈。 據資料顯示,香港舉辦逾400項慶祝活動,展現「多元化」、「全城慶祝」、「與眾同樂」三大特色。許多商場、食肆皆自發推出各項優惠。在國慶假期,可見到不少內地旅客齊集香港,參與一系列國慶活動。 內地各省各市共同歡賀國慶,而西方有些人對中國人這一具優越感的「愛國情懷」感到奇怪;「酸」文說辭在網絡上不斷湧現,指民間熱烈參與國慶活動是刻意「堆砌」。不過筆者想指出,社會大眾參與國慶活動的真實愉悅感,絕非「酸民」能夠說事的。 由於文化差異,西方視角認為中國人的愛國情懷是「刻意培養」出來。這論調帶有意識形態、生活文化偏見,但香港仍有小部分人不甚理解。筆者生活、成長在香港這地方,香港商業經濟發展已久,稱港人為「世界仔」未必是貶義,意思是商業認知高、企業嗅覺敏銳、腦筋轉得快。或許讓我用港人能懂易明的商業視角,淺談何謂中國的愛國情懷。 對「國家」這個概念,中西文化有所差異。中國人的家國情懷,時刻在人民骨子裏。以「山姆大叔」(Uncle Sam)為主導的美國/西方價值觀,發展歷史不到300年,是無法理解的。把「國」和「家」並列,而且以「國」為先、以「家」為後,大概就只有中國。常常聽老一輩說:國家國家,沒有國哪有家。中國人認為「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此文化世界僅此一家。 「家庭」與「公司」 在筆者眼中,中國就似「表面是公司的國家」,美國就似「表面是國家的公司」。中國在家國觀念當中,世世代代扎根於此,家裏有家長、有家人。美國則是有不同膚色、來自四方八面的人,目的是要在這間公司打工掙錢,公司有老闆、有同事下屬。 以上的區別在於,你的生活是會為家拚命,還是為公司拚命?答案是肯定的。例如許多華僑遊子見到祖國有難而「八方支援」,就是這道理,因為他們視中國為家。另一方面,若公司經營不善、沒工資發了,你會無償為它打拼嗎? 再舉例說,倘公司有升職加薪機會,你會讓給同事嗎?肯定絕大部分「打工仔」都不會,肯定會與同事爭一爭,爭不到就拉倒。這就是東西方對於「國家」概念的差異。 「國家」維繫的是家庭血脈、是共生利益、是保家衛國;而「公司」維繫的是企業逐利、是功利,企業內個人利益要最大化。再推深一層思考:為了國家繁榮穩定,先烈們可以連命都不要;即使是當代的今天,依舊有許多無

地膜覆蓋技術

圖片
【明報專訊】上世紀50年代日本科學家發明地膜覆蓋技術,可以讓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產量分別提高30%左右。內地在70年代末引入該技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首先大規模應用到棉花種植,並擴展到其他作物,產生巨大經濟效益。 內地乾旱、半乾旱地區水資源總量不足,降水時空分布不均,地膜覆蓋保墑技術助達「秋雨春用」,擺脫年年抗旱的局面,不僅使玉米種植區北移2至5個緯度,更增產30%至50%。 地膜覆蓋還能抑制土壤鹽鹼,杜絕病害隨水傳播,抑制雜草和病蟲害,節省農藥、肥料、灌溉水和勞動力的投入;並可以達至反季節生產,改善冠層光照,提高果蔬品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內地2015年地膜覆蓋面積達2.75億畝,佔全球約九成地膜覆蓋面積;使用量達145.5萬噸,佔全球總量75%。預測到2024年覆蓋面積將達3.3億畝,使用量超過200萬噸。而在1993年,全國還只使用37.5萬噸地膜。所以一直有評論稱,地膜關乎中國農產品安全供給、經濟安全,國家已回不到不用地膜的時代。

停用地膜

圖片
【明報專訊】「底下打上藥(化肥和農藥),上面鋪上膜,出外找工作」,是北方許多農民做法,使用地膜後可不除草,少澆水,省下時間進城打工賺另一份錢。 對於停用地膜是否會對產量造成影響,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蔣高明近日對本報表示,現在有現代化農機的投入,對生產力也是極大提升。至於突然停止一次性化肥,剛開始會有產量波動,但若加大投入有機肥量,反而不會影響產量。他說,園林廢棄物、廚餘和生活垃圾,再加上集約化養殖的動物糞便,也足夠用於生產有機肥。這些有機肥足夠替代現在使用的地膜、農藥和化肥等,在生態平衡的狀態下,產出高產且優質的農產品。 短期損消費者 惟推動良性循環 蔣高明進一步指出,使用地膜種植方便快捷,停用地膜就需大量投入生產力,勢必導致農產品價格上漲。雖然短期內傷害消費者利益,但一定程度上推進整個農產品市場的良性循環。 內地經濟作物為搶季節增產,種花生、種煙草、種大蒜、種洋蔥,甚至種番薯都會用到地膜,導致作物收穫時間相近,相同作物同時大批進入市場,令價格下跌,反而不利經濟收益。 規模種植方面,目前全國93%烤煙田使用地膜,新疆更是所有棉田都使用地膜。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新疆棉區只佔全國不到10%,由於地膜技術應用,目前新疆成為中國棉花主產區,佔70%種植面積、83%產量。若不蓋地膜,新疆棉產量立即下跌逾30%,且暫時也未有其他區域補充棉花產量。 研究:新疆棉易混殘膜 難登高檔 但過分使用地膜,也導致新疆成為地膜殘留污染重災區。《中國環境報》引用農業農村部農膜污染防控重點實驗室的調研結果顯示,在新疆棉區,連續覆膜10年、15年和20年的棉田,每畝地膜殘留量分別為10.8、23.3、28.7公斤,污染最嚴重的甚至高達39.8公斤。由於新疆棉田由機械採收,殘膜容易混入棉花,令新疆棉加工品質差、價格低,難以進入高端紡織。 作為中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和油料作物,花生種植亦愈來愈普遍採用地膜覆蓋技術,覆膜面積佔全國花生總播種面積約27%,總面積約1866萬畝,華北、東北地區尤多。 環保人士指作物或有殘留 華北一名環保人士指出,研究發現,廢棄地膜中的塑化劑、二噁英、微塑料3種成分無法降解,全部殘留在農田,造成嚴重生態污染,這些土地的作物也或殘留相關物質。各地消委會過往多次測試市售食用油,不時有花生油樣本檢出塑化劑。 塑化劑是內分泌干擾物質,長期過量攝入或影響生殖系統發育。雖然塑化劑是重要農用薄膜添

6月25日:全國土地日

圖片
【明報專訊】內地第34個全國土地日6月25日到來,今年主題「節約集約用地,嚴守耕地紅線」,已連續5年相同,直接反映近年土地情况。本報記者近日採訪南北各地農村發現,土地依然面對退化、污染、侵佔、旱澇,以及地方政策執行和極端天氣的重重挑戰,「端牢中國飯碗」任重道遠。本報將以系列專題,探討土地舊患新傷的表裏因素,今天見報首個題目,是農用地膜在中國成「魔」之路。 明報中國組 「中國用世界7%耕地,養活了世界20%人口」是中國對世界貢獻的成績單,這個「奇蹟」背後,是技術升級、土地保護、政策推動等各方面在艱難維持。其中,目前每年在內地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200億至1400億元人民幣、被視為「走不回頭」的地膜覆蓋技術,抗旱增收數十年之餘,對土壤的危害同樣日趨嚴重。 明報記者 王佩凡 作為中國「農業第一大省」,山東的縣城與其他省份縣城有所區別。車開進平邑縣,目所及處皆是農業用地,大蒜、玉米、小麥等各式作物長勢良好,田地處處被五顏六色的塑料膜覆蓋,白色、灰色、藍色、綠色,頭頂的大棚、地下的地膜和金黃的麥穗、翠綠的玉米葉相互掩映。 有被棄原地腐爛 有遭燒毁 山東平邑縣位於沂蒙山區西南部,縣內85%面積是山區,氣候特點是風大、雨少,氣候乾燥,易春旱。近期北方高溫乾旱,平邑縣是其中一個典型受旱地點。因此,地膜覆蓋是當地非常普遍的種植技術,但地膜用完即棄同樣普遍。記者到訪當天,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已經廢棄的地膜,有的掩蓋在田裏,有的被焚燒到半途棄在一邊。 天氣炎熱,田間少見農戶身影,只有地膜「兢兢業業」,守護農民收入。現場有農戶在發酵牛羊糞便做有機肥,打算種些玉米和辣椒,還有些經濟作物,等成熟後出售。他的地裏也覆蓋厚厚的地膜,底下種花生和大蒜,長勢較好的花生莖稈已戳破地膜,露出綠葉。該農戶指着地膜說:「都用這個,鋪了之後打上(農)藥就不用管了,家裏就留幾個老頭子除除雜草,年輕人能出去打工。」 農民稱回收不划算 可降解版貴 地膜在北方農村常見,與山東隔着一個渤海的東北,使用地膜也是司空見慣,尤其是種植經濟作物時,為保產控溫,必須覆蓋地膜。農戶趙先生表示,種植藍莓、草莓、煙草等經濟作物時,為控制地溫,增產保產,「每家每戶都用」地膜,否則僅靠除草劑除不乾淨雜草,需僱人拔草,人工費用太高。趙也指出,今年地膜每公斤10.6元(人民幣,下同),自家種大豆、玉米這些糧食作物時不用,「用了地膜划不來」。 說到地膜

河北山海關:「孟姜女哭倒長城處」石碑惹爭議

圖片
【明報專訊】河北秦皇島市山海關景區內一塊寫有「孟姜女哭倒長城處」的石碑近日引起關注。因「孟姜女哭長城」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對地點的說法有許多版本,無從考證;以及為何要為一個傳說人物立碑,都成了討論話題。 「封面新聞」引述秦皇島山海關區旅遊和文化廣電局非遺科科長張洋說,該石碑立於「天下第一關」景區內,目的在於推廣孟姜女傳說相關文化。他也表示,「孟姜女哭長城」本來就是一個傳說,經過了上千年演變,代表了群眾心中美好的寓意。但究竟有沒有這個人,「目前也沒有確定的說法」。 2006年,「孟姜女傳說」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屬民間文學類。孟姜女故事從江南松江府到北方山海關皆有流傳。山海關區近年積極推動「孟姜女傳說」宣傳,不久後還要開展保護成果展及研討會。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蔣藍稱,石碑加上「相傳」二字更為妥當,避免產生誤解。

5月7日(北京時間8日):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25年

圖片
【明報專訊】塞爾維亞當地時間5月7日(北京時間8日)是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25年。許多中國遊客專程前往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的中國大使館舊址緬懷,並獻上鮮花和國旗。內地官媒呼籲中國人「不忘記」,不少自媒體發文稱,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欠着中國人的血債」。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新媒體「鈞正平」昨在微博貼文稱,「安不可以忘危,治不可以忘亂」,「血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和鞏固的國防,安全就無法支撐,發展更難言保障,人民也勢必遭殃,屈辱永遠無法忘記,警鐘必須長鳴。」 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北約的美軍轟炸機彈藥擊中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導致邵雲環、許杏虎、朱穎等3名中國記者死亡,數十人受傷。美國時任總統克林頓稱是場意外,並公開道歉。事發後,中國各地發生了大規模針對美國的街頭抗議活動。美國最終同意向中國政府支付2800萬美元作為賠償,也向受害者家人賠償了450萬美元。 儘管事件已經過去25年,但中國官方常常提及此事,以抨擊美國和北約。今年3月,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在一場會議上表示,這是一個「中國人永世難忘的沉痛日子」。 英文版官媒未提事件 習未赴舊址悼念 習近平周二在當地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亦有提到事件。2016年6月17日,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訪問塞爾維亞時,抵達貝爾格萊德第一場活動就是前往中國駐南聯盟被炸使館舊址憑弔。習近平今次訪塞正逢大使館被轟炸25周年,不過他此行未有再赴使館舊址悼念。英文版官媒亦將報道重點放在中塞經貿合作和民間交流上,未提及事件。

龍:由「Dragon」改為與中文發音接近的「Loong」

圖片
內地不少地方將「龍」的英文翻譯,由「Dragon」改為與中文發音接近的「Loong」。 CGTN近期有關龍的報道,已採用新的翻譯。好像龍年的英文改成Loong Year,舞龍由Dragon Dance,改為Loong Dance。內地有商場亦用上新翻譯。為何會突然改變呢? 在近幾十年,已不時有內地學者指,龍與Dragon不宜互相翻譯,因為中國龍的外形有馬頭、鷹爪、蛇身等元素,代表勇敢奮進等意思。而西方神話中的龍則有翅膀,並且性情暴躁,大多被視為邪惡象徵。 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院長彭萍說:「比如說西方人他就會想,中國竟然說自己是Dragon的傳人,在他們的印象裡Dragon就是邪惡的象徵,這裡面有一種文化上的扭曲。對於少數人來說,他可能也有一定自己的企圖,通過這個來破壞中國形象。」 對於有外國學者認為,Chinese Dragon都可以代表中國龍。彭萍則認為,這仍不足以用來表達中國龍的形象,普遍西方受眾對中國龍仍會有一定誤解。